中蜂大幼虫病

来源:万搏亚洲 作者:黔子夜 时间:2020-08-18 20:22:58
中蜂大幼虫病是由中蜂大幼虫病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疾病,主要危害5日龄中蜂大幼虫,1971~1980年曾在广东龙门地区流行,但之后一直未见到流行,典型症状是患病幼虫肿胀、变黄、不封盖并于5~6日龄死亡,虫尸无臭味、不腐烂。

中蜂大幼虫病

一、诱发病原

中蜂大幼虫病的病原是中蜂大幼虫病病毒,病毒粒子呈二十面体球形,直径30纳米,形态与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相识,但病蜂症状和患病幼虫日龄均与中蜂囊状幼虫病不同,例如中蜂大幼虫病不像中蜂囊状幼虫病那样有液囊。

中蜂大幼虫病

二、流行规律

中蜂大幼虫病主要危害5日龄的中蜂大幼虫,1971~1980年曾在广东龙门地区流行,但之后就一直未见到流行,1981年中国科学院养蜂所等单位相继从病死幼虫中分离获得此种非包涵体球形病毒并初步命名为中蜂大幼虫病病毒。

中蜂大幼虫病

三、典型症状

中蜂大幼虫病急性发病约1周,慢性发病可达1~2个月,幼虫患病表现为虫体肿胀、变黄、不封盖并于5~6日龄死亡,虫尸无臭味、不腐烂,成蜂患病则表现为烦躁骚动、茸毛脱落、躯体变黑、寿命明显缩短且多死于采集途中。

中蜂大幼虫病

四、防治方法

1、选育蜂种:积极选育抗病的和耐病蜂种,但在选育抗病品种时要杀死病群中的雄蜂,另外还要给蜂群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

2、加强管理:及时合并弱群并确保蜂多余脾,气温低或温差较大时要做好蜂箱的保温工作,病害高发期要积极的给蜂具消毒。

3、断子清脾:蜂群发病时要及时断子清脾,具体操作是幽禁蜂王或换王使蜂群断子,目的是让工蜂清扫巢脾以避免重复感染。

相关推荐
地瓜和红薯的区别
地瓜和红薯都是著名的粮食作物,其中地瓜是豆科、豆薯属草本植物,学名豆薯,别称沙葛、凉薯、葛薯等,而红薯则是旋花科、番薯属草本植物,学名番薯,别称白薯、红苕、甜薯等,下面来看一看地瓜
盗蜂有什么危害?
盗蜂是养蜂生产中极易发生的一种现象,简单来说便是其他蜂群的采集蜂潜入被盗群内盗取蜂蜜,轻者蜂群繁殖缓慢,重者可能导致整群死亡,因此让很多养蜂人头疼不已,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盗蜂有
蜜蜂怎样才能安全越冬?只需做到这几点,轻松确保蜂群顺利越冬!
冬季是养蜂最为关键的时期,不但直接干系着蜂群能否安全越冬,而且还干系着来年春季蜂群的复壮工作,因此冬季蜂群管理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第二年养蜂的经济效益,有兴趣的小伙伴不妨来看一
中蜂不放巢础会做脾吗?
巢础是养蜂生产的基础工具,实际上就是人工制成供蜜蜂筑造巢脾的基础,主要有中蜂巢础和意蜂巢础两种,使用巢础能让蜂群修筑出整齐、坚固的巢脾,这对管理蜂群是极为有利的,下面看一看中蜂不放
蜜蜂失王后怎样造王台?
蜂群需要培育新王时工蜂会修筑台基,然后蜂王再在台基中产下一枚受精卵,受精卵经幼虫和蛹期后将羽化成新蜂王,有些人以为必须要有蜂王才能造王台,事实上条件具备时失王群也能造王台,下面一起
蜜蜂什么时候人工分蜂?
人工分蜂是快速发展蜂群数量的有效办法,简单来说是人工将蜂群分成两个或多个蜂群,但并不是任何时候都适合人工分蜂,倘若分蜂时间选择不对很可能导致分蜂失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蜜蜂什么
封盖子脾没有工蜂还能活吗?
封盖子脾是指幼虫期过后已封盖的蜜蜂幼虫,此阶段蜜蜂幼虫在蜂房中要经历5次脱皮后化蛹,蛹期完成各器官的分化后会咬破蜡盖并羽化成蜂,在养蜂生产中封盖子脾往往是新蜂出房的标志,下面一起来
人工养殖马蜂喂什么食物?
马蜂是有社会性行为的昆虫,属于完全变态的动物,一生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蜂群中有后蜂、职蜂(或称工蜂)和雄蜂三型蜂,用浸软似纸浆般的木浆造巢,食取动物性或植物性食物,下面
地雷蜂泡酒有什么功效?
地雷蜂是民间对某些大型胡蜂的俗称,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各地的山区和丘陵中,其中幼虫和蛹体是难得的天然美味食品,而成蜂则可用低度白酒来泡制地雷蜂酒,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地雷蜂泡酒有什
养中蜂好还是养意蜂好?搞清楚这几个区别,结果基本上一目了然!
中蜂和意蜂是我国养殖最为普遍的蜂种,很多新手在养蜂之前都有养中蜂还是养意蜂的困惑,事实上中蜂和意蜂都各有所长且各有所短,需要结合当地自然资源和养蜂人的实际情况来选择!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