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毒的采集方法

来源:互联网 作者:未知 时间:2017-12-26 18:35:43
蜂毒是蜜蜂科动物中华蜜蜂等的工蜂尾部螫刺腺体中排出的毒汁,有祛风、除湿、止痛的功效,新鲜蜂毒为透明液体,具芳香气,味苦,但室温下很快干燥成类白色或淡黄色结晶体,刺激性较强,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蜂毒的采集方法吧!

蜂群

一、乙醚麻醉法

在一个大的容器里放入大量蜜蜂,将适量乙醚放入容器底部,当蜜蜂吸入乙醚蒸汽后则引起吐蜜和排毒现象。许多蜂毒汇集在容器底部,经一定时间后,将容器盖打开,乙醚迅速蒸发干净,被麻醉后而又苏醒的蜜蜂陆续飞走,用此方法可收集大量蜂毒。但此法生产的蜂毒含杂质太多,不利于蜂毒的提纯,而且要掌握好乙醚的剂量。

蜂毒采集

二、电取蜂毒法

电取蜂毒法是利用电流刺激蜜蜂使其腹部收缩而排毒的方法,这对蜜蜂的损害较小,较接近活蜂螫于客体而排毒,所取得的毒液比乙醚麻醉法更纯净。有巢内、巣外两种,巢内取毒一般都在傍晚蜜蜂归巢后进行,巣外取毒可在白天蜜蜂活动时进行。

蜂毒采集

三、简易取毒法

简易取毒法是最简单的一种方法,方法是用胶皮或尼龙布等物,用镊子抓蜂后,让其尾针在布上螫刺,使其蜂毒液排出,再从布中提取蜂毒,但此法取蜂毒量少,而且操作耗时较长,因此很难用于实际生产。

蜂毒采集

四、速冻式采集

根据蜜蜂蜂毒液易挥发难以采集的特点研制而成的一种独特的技术装置,装置以速冻方式进行采集,有效地阻止蜂毒挥发,可以保存其活性成分,既可连续采集又增加了蜂毒的单位产量,而且不死蜂,时采集蜂毒原液的技术。该技术的速冻式蜂毒原液采集器,已由张金华申请专利号,但尚未完成开发。

相关推荐
蜂毒提取与加工技术
蜜蜂的养殖除了向人们提供营养丰富的蜂蜜、蜂胶、蜂王浆等,还向人们提供一种珍贵的天然药物——蜂毒,蜂毒是工蜂的毒腺和副腺分泌出来的一种透明物质,同时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下面我们就一起
蜂毒对肾的副作用有哪些?
蜂毒是蜜蜂或马蜂毒腺分泌的透明液体,同时也是蜂类守卫蜂巢时最重要的化学武器,在受到不友善的惊扰时蜂群便会群起而攻,严重时可引起肾衰竭、过敏性休克甚至致人死亡,下面一起来看一看蜂毒对
蜂毒的药用价值及禁忌人群
蜂毒是马蜂、蜜蜂等膜翅目昆虫分泌的毒液,也是蜂群自卫时的“化学武器”,平时储存在腹部的毒囊中,当蜂类受到威胁时便会用腹部末端的毒针发起攻击并注入毒液,下面来看一看蜂毒的功效及药用价
蜂毒会在体内滞留多久?
蜂毒在体内滞留多久因个人体质和蜂种等不同而不同,但一般3~4天内就会被肾脏等器官代谢掉,其中被蜜蜂等毒性弱的蜂类蛰伤后只需简单处理1~2天便能自愈,但若被马蜂等毒性强的蜂类蛰伤则绝
蜂毒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蜂毒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蜂毒中富含的过敏原容易引发过敏反应,其二是蜂毒中富含的蜂毒肽容易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及心律失常,其三是蜂毒容易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间质性
蜂毒有什么功效及用途?
蜂毒是蜜蜂(工蜂)尾部毒腺分泌的毒液,主要成分是多肽类物质及少量酶类、胺类等,虽然很多人一看到蜜蜂就害怕,事实上只要不发生过敏偶然被蜜蜂蛰一下是极有好处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蜂
蜂毒对人体有什么副作用?
蜂毒是蜜蜂或胡蜂的毒腺和副腺分泌而来的,主要成分是蜂毒肽、蜂毒明肽、组织胺、透明质酸酶等,有致溶血、致出血和神经毒作用,但低剂量对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等有一定的好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
蜂毒的美容作用与功效有哪些?
蜂毒的美容作用主要体现在嫩肤和消炎两个方面,其中嫩肤得益于蜂毒能刺激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生成,而消炎则得益于蜂毒中富含极具抗炎活性的蜂毒肽,事实上在很多护肤品如面膜、面霜中都含有蜂
蜂毒几天从人体就排完了?一般3~4天,代谢器官主要是肾脏!
蜂毒是蜜蜂和马蜂等蜂类抵御天敌的“化学武器”,蜂巢受到侵犯蜂群便会群起而攻并用螯针注入毒液,轻者可引起剧烈疼痛、红肿和瘙痒,严重时可引起心律失常、急性肾衰竭、休克甚至致人死亡,下面
蜂毒是怎么获取的?
蜂毒是工蜂毒腺和副腺的分泌物,主要成分是蜂毒肽、蜂毒明肽、心脏肽等,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等都有极高的医疗价值,但如何将蜂毒从蜜蜂体内取出来是个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