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亚洲
万搏亚洲> 蜜蜂百科
导航

蜜蜂白垩病(石灰子病)

来源:万搏亚洲 作者:黔子夜 时间:2020-07-21 19:17:57

蜜蜂白垩病是一种真菌性传染病,主要危害蜜蜂幼虫,诱发病原是蜜蜂球囊菌,典型症状是患病幼虫在封盖前后死亡,死亡幼虫失水后呈质地疏松的石灰状,在我国于1991年首次被报道,现在全国各地西方蜜蜂中广泛流行。

意蜂

一、危害蜂种

蜜蜂白垩病是典型的真菌性传染病,危害对象主要是西方蜜蜂,尤其是意大利蜜蜂最易感染白垩病,该病在欧洲、北美等地常有大规模爆发,我国1991年首次报道并迅速在各地西方蜜蜂流行,但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中华蜜蜂患白垩病的报道。

意蜂

二、诱发病原

蜜蜂白垩病是由白垩病蜂球囊菌引起的,白垩病蜂球囊菌为雌雄异株性真菌,单性菌丝不形成厚膜孢子或无性分生孢子,两性菌丝交配后产生子实体,子实体中含无数孢子,孢子呈椭圆形且抗逆性极强,自然环境中感染力能保持15年以上。

意蜂

三、发生规律

蜜蜂白垩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多流行于春季和初夏,尤其在阴雨潮湿、温度变化频繁的气候条件下最易爆发,在蜂群中患病幼虫的尸体、被污染的饲料和巢脾是病菌传播的主要途径,另外在同等条件下雄蜂幼虫比工蜂幼虫更易被感染该病。

意蜂

四、典型症状

蜜蜂白垩病是蜜蜂常见的幼虫病,幼虫被病菌感染后多于封盖前后死亡,死亡幼虫初期肿胀且呈苍白色,后期失水后则呈质地疏松的白色石灰状,病情较轻时工蜂尚能将幼虫尸体清理出蜂巢,若病情严重时在巢房中可看见许多白色的虫尸。

意蜂

五、防治措施

1、蜜蜂白垩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因此气温变化频繁时要加强蜂箱保温工作,阴雨潮湿天气要保证蜂箱内外干燥。

2、蜂群患病后要提出所有的子脾和蜜脾,同时要做好蜂箱的消毒工作,然后再给蜂群换上干净的巢脾和饲料脾。

3、制霉菌素对该病有防治效果,用法是每升50%糖水加200毫克,隔3天喂1次,连用4~5次,但采蜜期不能使用。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阅读时请自行辨别其真实性。已声明作者的文章属原创,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进行转载。

小蜜蜂
小蜜蜂

小蜜蜂蜜蜂属小型的一种,别称小挂蜂、小草蜂、小蒿蜂等,因...

泡沫蜂箱
泡沫蜂箱

蜂箱是养蜂过程中供蜜蜂繁衍生息的处所,在活框蜂箱引入之前...

格子蜂箱
格子蜂箱

格子蜂箱是养中蜂常用的蜂箱,也是传统蜂箱中比较先进的一种...

蜜蜂白垩病的症状及防治
蜜蜂白垩病的症状及防治

白垩病是一种蜜蜂幼虫的传染性真菌病,目前主要分布在欧洲、...

油菜花蜜
油菜花蜜

油菜花蜜是蜜蜂采集油菜的花蜜酿制成的,同时也是我国产量最...

蜂巢(蜂窝)
蜂巢(蜂窝)

蜂巢是蜜蜂和胡蜂等群居蜂类修筑的巢穴,因蜂种不同主要有蜜...

黄脚胡蜂(墨胸胡蜂)
黄脚胡蜂(墨胸胡蜂)

黄脚胡蜂是常见的大型胡蜂之一,同时也是极具攻击性的胡蜂之...

蜜蜂秋繁
蜜蜂秋繁

秋繁是指秋季促使蜂群快速培育出大量的适龄越冬蜂,适龄越冬...

东非蜜蜂
东非蜜蜂

东非蜜蜂是西方蜜蜂的一个地理亚种,别称黄色非洲蜂,主要分...

黄腰胡蜂(黄腰虎头蜂)
黄腰胡蜂(黄腰虎头蜂)

黄腰胡蜂是体型较大的胡蜂,同时也是最常见的大型胡蜂,别称...

网站地图©万搏亚洲湘ICP备202301737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