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中蜂是在黄河中下游流域丘陵、山区生态条件下经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一个中蜂类型,其中心产区为黄河中下游流域,分布于山东、山西、河北、河南、陕西、宁夏、北京、天津等地,四川北部地区也有分布。
一、形态特征
北方中蜂的体型一般比南方中蜂种大,蜂王体色多呈黑色(少数呈棕红色)、体长14~16毫米,雄蜂体色为黑色、体长约12~13.5毫米,工蜂体色以黑色为主、体长11~12毫米,平均吻长约5毫米,平均前翅长约9毫米,前翅宽约3毫米,3+4腹节背板总长4毫米,肘脉指数3~4。
二、种群规模
北方中蜂的中心产区为黄河中下游流域,截至2008年北方中蜂约有30万群,其中山东0.15万群、山西1.2万群、河南2.5万群、陕西15万群、宁夏3万群、北京0.4万群、四川7.3万群,近年来种群数量较为稳定,与蜜源可承载的蜂群数量相比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无濒危危险。
三、品种特性
北方中蜂耐寒性强,分蜂性弱,较为温驯,防盗性强,可维持7~8框以上蜂量的群势,蜂群的抗巢虫能力较弱,较易感染中蜂囊状幼虫病、欧洲幼虫腐臭病等,蜂王在2月初开产,平均每昼夜产卵200粒左右,部分蜂王产卵可达300~400粒,群势恢复后进入产卵盛期,平均有效产卵量700余粒,部分蜂王有效产卵量可达800~900粒,最高可达1030粒。
四、生产性能
北方中蜂产蜂蜜、蜂蜡和少量花粉,产蜜量因产地蜜源条件和饲养管理水平而异,转地饲养年均群产蜂蜜20~35千克,最高可达5千克,定地传统饲养年均群产蜂蜜4~6千克,蜂蜜含水量在19~29%,活框箱饲养的蜂群所产蜂蜜纯净,传统方式饲养的蜂群所产蜂蜜杂质较多。
五、品种保护
2005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复建立蒲洼市级自然保护区(京政函[2005]17号),在保护区内划定了中华蜜蜂核心保护区和缓冲区,2008年经农业部批准,陕西省榆林市种蜂场成为第一批国家级中蜂保种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058号]),进行北方中蜂的保种、繁育和研究工作。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阅读时请自行辨别其真实性。已声明作者的文章属原创,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进行转载。
栀子花是茜草科、栀子属常绿灌木的统称,别称山栀子、黄栀子...
蜂王产卵积极性除了本身的遗传特性外,蜜源多寡和温度是否适...
雄蜂是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成的,既不像工蜂那样能采花酿蜜,也...
蜜蜂是典型的社会性群居昆虫,蜂群由一只蜂王、少量雄蜂和大...
阿坝中蜂是中蜂的一个生态类型,原产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蜂巢蜜是蜜蜂酿制成熟并已封盖的蜜脾,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蜂巢...
“僵尸蜜蜂”是指蜜蜂遭寄生蝇感染后形同僵尸,2008年美...
山茱萸是山茱萸科、山茱萸属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别称山萸肉、...
百花粉因蜜蜂采自山野百花而得名,其颜色因粉源植物不同而有...
松花粉是马尾松等松科植物的雄性生殖细胞,不仅携带着松科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