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南中蜂是在横断山脉南麓生态条件下经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一个中蜂类型,主要分布于云南南部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和玉溪市等地。
一、形态特征
滇南中蜂是产区内的自然蜂种,体色相对比云贵高原中蜂相对要浅,体型相对也较小,蜂王触角基部、额区、足、腹节腹板呈棕色,雄蜂呈黑色,工蜂体色黑黄相间,体长9.0~11.0毫米,喙短,平均前翅长约7.8毫米、宽3毫米,3+4腹节背板总长3.6毫米,肘脉指数3.7。
二、地理分布
滇南中蜂主要分布于云南南部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和玉溪市等地,产区位于云南南部的横断山脉南麓,地形复杂,高山、丘陵、河谷、盆地相间,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有高温、高湿、静风、多雨等气候特点。
三、种群数量
滇南中蜂饲养量约20万群,饲养管理方式多为传统饲养模式,数量相对趋于稳定,但近年来数量有所减少,其原因主要是意蜂大量饲养导致缺蜜时中意蜂互盗及交尾季节意蜂干扰、蔬菜农药大量施用、反季节蔬菜大量栽培、主要蜜源植物砍伐、工厂浓烟污染等。
四、品种特性
滇南中蜂对当地丰富的蜜源资源和高热、高湿环境适应性强,蜂王产卵力较弱,蜂群群势小,盛产期日产卵量为500粒,分蜂性较弱,可维持4~6框的群势,前翅较短,采集半径约900米,喙较短,采集力较差,耐热不耐寒,外界气温在37~42℃时仍能正常产卵。
五、生产性能
滇南中蜂主产区活框饲养历史较短,活框饲养技术没有得到推广应用,基本停留在传统饲养方式上,在生产上主要用于产蜂蜜,但也可产蜂蜡,传统方式饲养的年均群产蜜5千克,活框箱饲养的年均群产蜜10千克,所产蜂蜜质量较差,杂质含量较高。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阅读时请自行辨别其真实性。已声明作者的文章属原创,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进行转载。
高丽参是珍贵的滋补药材,别称朝鲜参、别直参等,在生物学分...
胡枝子蜜是蜜蜂采集胡枝子花蜜酿制而成的,产地主要集中在东...
黄瓜是常见的瓜类蔬菜,别称胡瓜、刺瓜、青瓜等,原产于印度...
凤梨是著名的热带水果,别称菠萝、草凤梨、地凤梨等,在生物...
蜂蜜是蜜蜂用花蜜酿制而成的粘稠液体,有些人将蜂蜜存放一段...
蜂王是蜂群中唯一能正常产卵繁殖的雌蜂,其主要职责是繁衍后...
蜂蜜面膜是时下颇为流行的DIY面膜,正确使用不但能改善皮...
雄蜂是卵细胞直接发育成的单倍体蜜蜂,一般情况下平均寿命约...
蜜蜂是蜜蜂科蜜蜂属昆虫的统称,全世界共有9种,分别是小蜜...
萱草是百合科、萱草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别称金针菜、忘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