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蛰消肿的小妙招,像这样处理,不但能消肿,还能止痛止痒!

来源:万搏亚洲 作者:黔子夜 时间:2021-08-12 10:37:16

蜜蜂是蜜蜂科蜜蜂属群居昆虫的统称,腹部末端有连接着毒腺的螯针,在遇到不友善的侵扰时便会群起而攻之,被蜜蜂蛰后被蛰者立即会出现剧烈疼痛,几分钟后开始红肿、瘙痒并逐渐向四周蔓延,下面小编就科普一下蜜蜂蛰消肿的小妙招吧!

蜜蜂

一、蜂毒论述

蜜蜂的毒性并不强,被少数几只蜜蜂蛰伤只会出现疼痛、瘙痒和红肿,被100只蜜蜂同时蛰刺才可使人中毒,被超过300只蜜蜂同时蛰刺才可致人死亡,但蜜蜂毒液中富含过敏原,过敏体质被蛰了可能引发过敏反应,严重时可引起心律失常、呼吸困难甚至过敏性休克。

蜜蜂

二、清理毒针

蜜蜂毒针尖端有呈倒刺状的小倒钩,蛰人后小倒钩会牢牢钩住被蛰者的皮肤并连同部分内脏一起拉脱落,因此被蜜蜂蛰了后要先用镊子等工具拔出脱落的毒针,但清理毒针时一定不要挤压毒针根部的毒囊,否则会将毒囊中的毒液挤压到人体内。

蜜蜂

三、冲洗伤处

蜜蜂的毒液呈弱酸性,清理毒针后可用苏打水、肥皂水等弱碱性溶液冲洗被蛰处,这样可起到中和毒液的效果,若找不到弱碱性溶液亦可用清水反复冲洗,这一点和被马蜂蛰的处理截然不同,原因是马蜂的毒液呈弱碱性,被马蜂蛰要用食醋等弱酸性溶液冲洗。

蜜蜂

四、涂抹药物

蜜蜂蛰了后被蛰处会出现疼痛、红肿和瘙痒,可涂抹些南通蛇药、红花油等药物来消肿止痒,亦可找些蒲公英、半边莲、马齿苋等清热解毒的中草药捣烂后敷在被蛰处,经这样处理一般3~5天便可自愈,但若有过敏反应则要口服抗过敏药物并立即就医。

蜜蜂

五、注意事项

1、蜜蜂蛰人仅仅只是为了守卫蜂巢,因此不要轻易靠近蜂巢,更不能主动去挑衅或攻击蜂群。

2、蜜蜂的毒针上有小倒钩,被蜜蜂蛰了后要及时用镊子等工具将脱落在皮肤上的毒针拔出来。

3、蜜蜂的毒液呈弱酸性,被蜜蜂蛰了可用苏打水、肥皂水等弱碱性溶液反复冲洗以中和毒性。

相关推荐
蜂蜜柠檬的腌制方法,像这样做蜂蜜腌柠檬,既简单又好吃!
蜂蜜是蜜蜂采集植物花蜜酿制成的,而柠檬则是市场上最常见的水果之一,两者不但可做成美容养颜的蜂蜜柠檬水,而且还可做成能减肥瘦身的蜂蜜腌柠檬,下面小编就科普一下蜂蜜柠檬的腌制方法吧!
蜂王浆是怎么来的?生产过程复杂且产量低,难怪价格卖得这么贵!
蜂王浆是蜂群中最特殊且最不可或缺的物质,事实上蜂王能正常发育和维持产卵力都离不开蜂王浆,更神奇的是蜂王浆能改变蜜蜂的发育状态,例如工蜂小幼虫一直吃蜂王浆就能发育成蜂王,下面小编就简
蜜蜂能活多久?蜂王最长能活8年以上,工蜂最短只能活28天!
蜜蜂是典型的社会性昆虫,蜂群由蜂王、雄蜂、工蜂三种蜂型组成,其中蜂王负责产卵,雄蜂负责与新蜂王交尾,而工蜂则负责筑巢、采食、哺育、御敌等几乎所有的劳作,下面小编就科普一下蜜蜂能活多
新收的蜂群没有蜂王,试试这几个办法,轻松将蜂群“抢救”回来!
野生蜂群是很多养蜂人主要的蜂种来源,有时候好不容易收捕到一群蜂,等回家一看才发现蜂群中没有蜂王,遇到这种问题很多养蜂新手可能就慌了,实际上这个时候只要做好补救措施,这种无王的蜂群其
农村养蜜蜂能赚钱吗?90后高中毕业小伙,靠养蜂年收益超6万元!
今天和大家讲一个养蜂的小故事,故事的主角叫滕明华,高中文化,有三年外出务工的经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得了一群野生中蜂,从此便开始了零技术养蜂之路,到目前发展成拥有40群蜂的小型养蜂场
蜂蜜的副作用有哪些?实际上只要喝法正确,蜂蜜根本没有副作用!
蜂蜜是蜜蜂酿制而成的纯天然营养品,因营养丰富且口感甜润而备受人们的青睐,但若喝法不正确时蜂蜜实际上也有副作用,尤以过量食用或空腹食用的副作用最明显,下面小编就简单的科普一下蜂蜜的副
被虎头蜂蛰了用什么药?不建议自行用药,最好是立即前往医院!
虎头蜂是民间对某些大型胡蜂的俗称,因攻击性强且身上长有老虎斑纹而得名,被虎头蜂蛰伤是极为危险的,轻者被蛰处将剧烈疼痛、红肿和瘙痒,严重时可引起急性肾衰竭甚至死亡,下面小编就简单科普
工蜂在蜂群中有什么作用?倘若没有工蜂,蜂王和雄蜂都将被饿死!
工蜂在蜂群中少则数万只,多则可达十数万只甚至更多,人们常用“勤劳”来形容蜜蜂,实际上指的就是工蜂,在工蜂短暂的一生中似乎从来没有从工作中停息过,每天除了工作还是工作且任劳任怨。
为什么家里招马蜂?三个原因,一是迷巢,二是觅食,三是有蜂巢!
马蜂是胡蜂科上万种昆虫的统称,因腹部有带毒的螯针而令人所畏惧,一般多出没于荒野或灌木丛中,但有时候马蜂也会跑到家里来,只要稍不留神就可能被马蜂蛰伤,下面小编就科普一下为什么家里招马
怎么避免马蜂回来报仇?不要主动挑衅蜂群,更不要攻击蜂巢!
马蜂是胡蜂科下属群居昆虫的统称,因尾部有连接着毒腺的螯针而令人畏惧,被马蜂蛰后轻者被蛰处出现剧烈疼痛、红肿、瘙痒并逐渐向四周蔓延,严重时可引起急性肾衰竭、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下面小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