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蜜蜂的风险有哪些?

黔子夜
2019-06-17 19:39:45

养蜂风险

1、技术风险:蜜蜂养殖对相关技术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事实上很多人养蜂失败都是因技术不过关而导致的,例如蜂群意外失王后若不及时为其介入新蜂王则整个蜂群都会灭亡,又如发生自然分蜂时若不及时处理极易出现损失蜂群的情况,再如在蜂群管理中若不注意卫生和消毒工作则极易导致蜂群患病甚至可能波及全场。

2、气候不适:蜜蜂养殖几乎可以说是靠天吃饭的行业,而天气变化又是完全是不受人为控制的,若大流蜜期遇到连续雨天蜜蜂根本无法出巢采集花蜜,一年主要的几个大流蜜期都是这种天气基本上就白忙活了一年,另外蜜源植物泌蜜是多还是少也会受到气候的影响,因此对养蜂人而言大流蜜期遇到连续晴天就是烧高香了。

3、蜂群患病:蜜蜂养殖同样绕不开病虫害上面的风险,一旦蜂群患病轻者群势和生产力都将受到影响,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蜂群灭亡或弃巢而逃,更麻烦的是蜜蜂基本很多都是传染病,也就是说一群蜂患病不及时处理极有可能导致全场蜂都患病,事实上很多颇具规模的养蜂场都是因病害严重且得不到有效处理而被拖垮的。

4、农药中毒:蜜源植物分泌的花蜜是蜜蜂酿蜜的原料,但实际上很多蜜源植物都是农民种植的农作物,农民在病虫害高发期为了保护农作物往往会喷洒农药,因此蜜蜂采集喷洒农药的蜜源而中毒的事情也常有发生,农药中毒轻时会使蜂群元气大伤并影响养蜂的效益,而农药中毒严重时甚至整个蜂群在1~2天内便全群死亡。

5、蜂蜜滞销:蜜蜂养殖的主要产品是蜜蜂酿制的蜂蜜,养蜂人只有将这些蜂蜜销售出去之后才能获取效益,虽然很多养蜂人可能都发展得有相对固定的销售渠道,但很多蜂蜜收购商在收购蜂蜜时往往也会大幅度的压价,此时养蜂人面临的问题要么是低价卖给蜂蜜收购商,要么这些积存的蜂蜜便因无法及时销售出去而滞销。

相关问答
胡枝子蜜是蜜蜂采集胡枝子花蜜酿制而成的,蜜源是豆科胡枝子属直立灌木胡枝子或同属植物,新蜜呈质地粘稠且有光泽的浅琥珀色,易结晶且结晶后呈乳白色的油脂状... 【详细】
蜂毒是蜜蜂、胡蜂等蜂类分泌的毒液,事实上蜂毒也是最珍贵的蜂产品,更因价格昂贵且产量稀少而素有“液体黄金”的美誉,精制蜂毒的价格一般都在上千元一克,下... 【详细】
蜜蜂修筑蜂巢的材料主要是蜂蜡,而蜂蜡则是由工蜂蜡腺分泌的脂肪性物质,但并不是蜂群中所有工蜂都能分泌蜂蜡,实际上工蜂分泌蜂蜡的高峰期是13~18日龄,... 【详细】
早春蜂群失王后主要有两种处理方法,其一是有预备蜂王时可为蜂群介入一只新蜂王,其二是没有现成的蜂王时只能将蜂群并入他群,在给蜂群介入新蜂王时要避免发生... 【详细】
结晶并不能作为蜂蜜质量的鉴别依据,原因是蜜种不同蜂蜜的结晶难易度也不同,但所有真蜂蜜一定条件下都能结晶,完全不能结晶的蜂蜜肯定是假蜂蜜,另外蜂蜜能结... 【详细】
侦查蜂找到合适的新巢址后会返回蜂巢,然后用蜂舞告诉其他侦查蜂新巢址的位置,之后便会有大量的侦查蜂前来反复侦查,若新巢址能满足蜂群的筑巢需要便会成为备... 【详细】
油菜蜜是蜜蜂采集油菜花蜜酿制成的,同时也是我国产量最高且最稳产的蜂蜜,有些地方油菜蜜的产量几乎占到了全年蜂蜜产量的一半,事实上经常喝些油菜蜜对健康也... 【详细】
蜂群自然分蜂次数因蜂种不同而不同,例如分蜂性强的中蜂一般一年自然分蜂1~2次,而意蜂一年只自然分蜂1次甚至不发生自然分蜂,另外自然分蜂次数与自然分蜂... 【详细】
蜜蜂在炎热季节会出巢采水,但出巢去采水的工蜂基本上都是老年工蜂,特点是腹部因绒毛脱落而显得黝黑发亮且飞行距离一般在05公里以内,因此发现有采水蜂在采... 【详细】
土蜂蜜由土蜂(中蜂)采集百花酿制而成的,其成分的复杂程度在所有蜂蜜中都属首屈一指,加之在产量上相对其他蜂蜜更为稀缺,因此成为了目前最受消费者追捧的蜜... 【详细】
柑橘蜜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春季蜜种,蜜源是芸香科下属橘、柑、橙、柚、枳等植物,产地主要集中在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等地,颜色因柑橘品种不同多呈浅琥珀... 【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