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为什么在逐渐消失?

来源:互联网 作者:未知 时间:2017-12-25 18:40:47
蜜蜂是膜翅目重要的类群,其消失后必然会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在欧美尤其在美国蜜蜂大量消失已经成为灾难,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探讨这个问题,试图找出原因,挽救快速消失的蜜蜂,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蜜蜂为什么在逐渐消失吧!

蜜蜂消失

一、蜜蜂真的在逐渐消失吗?

蜜蜂消失已经不再是新闻,至今美国蜜蜂的数量还在以惊人的速度减少,根据美国农业部2015年来自全美50个州超过6000蜜蜂养殖者(管理的蜂群占全美2740万蜂群的15%)参与了调查,报道2014年的总损失为42.1%,为2010年有记录以来第二高,再前一年蜂群死亡率为34%,其中冬季损失率从23.7%下降到了23.1%,但夏季损失率从19.8%增长到27.4%。

蜜蜂消失

二、蜜蜂为什么在逐渐消失?

蜜蜂出现“蜂群崩坏症候群”的现象的原因至今不明,美国科学家曾在《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以色列急性麻痹病毒可能是“蜂群崩坏症候群”的潜在诱因,还有专家提出其他解释,包括郊区城市化、大量使用农药和杀虫剂、其他昆虫侵害、蜂群饲养管理不当、真菌感染、气候变暖及手机等电子产品的电磁波辐射干扰蜜蜂的导航系统、使它们迷失返回蜂巢的道路等。

蜜蜂消失

三、蜜蜂消失了有什么影响?

蜜蜂消失对人类的危害极大,蜜蜂是整个生物链的底端,扮演着传播花粉的角色,而且蜜蜂传播花粉的比重要比别的昆虫多的多,大约会占到70%,倘若蜜蜂消失,意味着粮食的产量大大下降,果树果实的质量也会大大的降低,这样的话人类会因为粮食产量不足而无法满足需求,动物没有植物的繁衍也会濒临灭亡,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蜜蜂消失

四、蜂群崩坏症候群的特点

1、蜂巢内完全没有任何成熟的蜜蜂,只有少量或完全没有蜜蜂尸骸。

2、蜂巢内有蜜蜂的幼虫,工蜂甚少,遗下幼虫于巢内不顾。

3、蜂巢内有蜂蜜及花粉积存,积存的食物并无受其他蜂类盗窃,亦没有因虫害而腐坏。

4、蜂后仍然存在于巢内,剩余的蜜蜂停止制造蜂蜜、蛋白质补充物等饲料。

相关推荐
用什么烟来熏蜜蜂最好?
蜜蜂是社会性群居昆虫,蜂群由一只蜂王、少数雄蜂和大量工蜂组成,“三型蜂”各司其职,任何个体开蜂群后都无法独自生存,蜂群缺少任何一种蜂型都无法正常繁衍,下面来看一看用什么烟来熏蜜蜂最
蜜蜂的外形特征有哪些?
蜜蜂是蜜蜂科数种群居昆虫的统称,典型特征是躯体由头、胸、腹三个部分组成,嚼吸式口器可从植物花朵上吮吸花蜜,腿部有附肢特化成的花粉筐和花粉刷,尾部有连接着毒囊和内脏器官的螯针。
又黑又胖又大的蜜蜂是什么蜂?
蜜蜂是著名的资源昆虫,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蜜蜂科、蜜蜂属昆虫的统称,全世界共有9种,尤以中华蜜蜂(东方蜜蜂亚种)和意大利蜜蜂(西方蜜蜂亚种)最常见,下面来看一看又黑又胖又大的蜜蜂是什
蜜蜂冬天几天喂一次?
蜂蜜冬季饲喂上策是越冬之前便补足整个越冬期所需的饲料,具体做法是越冬期到来前1~2个星期养蜂人要及时检查蜂群的储蜜情况,若蜂群中储蜜不足时则要在短时间内给蜂群补足饲料,饲喂量是蜜蜂
蜜蜂南方冬天怎么喂养?
蜜蜂是典型的群居昆虫,在蜜源丰富的季节蜂群会采集大量食物储备在蜂巢中,冬季来临后在蜂巢中结成蜂团并靠吃蜜产热维持蜂团温度,等翌年春季气温回升后再散团恢复生产,下面来看一看蜜蜂南方冬
温度对蜜蜂有什么影响?
蜂卵孵化最适温度为32~35℃,幼虫生长最适温度为34~35℃,羽化最适温度32~35℃,温度过高或过低幼虫均不能正常发育,例如低于25℃时幼虫无法羽化,低于27℃幼虫羽化时会死亡
蜜蜂喜欢灯光怎么处理?
蜜蜂晚上扑向灯光是单眼感知到了光源,因此解决思路是在巢门安装防灯光装置以阻断光源,具体办法是用木板钉成像隧道样的盒子,然后将木盒子安装在蜂箱的巢门口,这样便能将灯光阻断在蜂箱外并能
蜜蜂入冬后为什么有死蜂?
蜜蜂入冬后会在蜂巢中结成蜂团,并靠吃蜜产热来维持蜂团的温度,越冬期出现少量死蜂是正常现象,但若出现大量死蜂则肯定有问题,例如饲料严重不足时蜜蜂会被饿死,保温不当时蜜蜂会被冷死或老死
冬天蜜蜂多久喂一次糖?
蜜蜂是半冬眠性群居昆虫,在蜜源丰富的季节蜂群会采集大量花粉、花蜜等食物储存在蜂巢中,到了冬季蜂群就以储备的食物维持生存,若蜂巢中储蜜不足蜂群极易被饿死或冷死,下面来看一看冬天蜜蜂多
蜜蜂围着人飞是好事吗?
蜜蜂是蜜蜂科、蜜蜂属群居昆虫的统称,因能采花酿蜜而被人所熟知,更因腹部末端有毒针而令人所畏惧,在遇到不友善的干扰或蜂巢受到侵犯时蜜蜂就会发起攻击,下面来看一看蜜蜂围着人飞是不是好事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