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的种植技术

来源:万搏亚洲 作者:原野 时间:2024-05-09 13:55:52

茭白,又叫茭白笋、茭瓜、茭笋等,为多年生挺水型水生草本植物,主要在南方栽培,适合在淡水里生长,种植效益可观。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一下茭白的种植技术,我们一起来看看。

茭白的种植技术

1、整地施肥选择阳光充足、耕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土壤,茭白不宜连作,以免发生病虫害,使产量和品质下降。种植地深耕25厘米左右,每亩施入堆肥或者厩肥3500公斤左右,充分沤烂,整地的同时还要把四周田坎做结实,不漏水、光滑,然后放水,摊平。2、选种选种的标准是,主茎及分蘖的薹管不超过3厘米,全墩长势整齐,10月中旬前全墩茭白可采收完毕。单墩结茭10株以上,单茭重100克以上。茭白品质好,白墩肥大。雄茭是植株高大,叶片长而宽,先端下垂,叶鞘不膨大,花茎中空。灰茭的生长势比正常茭略强叶片较宽,叶的颜色深绿,叶鞘到老也不开裂,茭肉比较短,切开可以看见黑色孢子。3、育苗元月上旬挖出育苗,行距50厘米,株距15厘米,深度与原来种墩在田间的深度相同,保持2厘米左右的水层,4月份再去杂一次,就是除去不符合品种特性的种墩。4、定植在谷雨至立夏定植,当种茭分蘖苗高45厘米,有3—4片叶时间挖出,用刀切成7-12个小墩,每墩带有老茎和葡萄茎及3-5个分蘖苗。随挖随分随栽,行距66-72厘米,株距66厘米,一般每亩种植1400穴左右,栽后灌水4厘米左右深。5、灌水移栽成活后保持三到五厘米的浅水、促进分莫。分奠前期加水至水深六到七厘米,后期至孕茭期加深水层到十五到二十厘米,这样是为了控制无效分莫,促进孕茭。孕茭期间保持水位20厘米左右,这个时候要注意不让茭白见光,一定要保持茭肉色白细嫩。秋茭收后保持三到七厘米水深,地上部分枯死后休眠期保持一厘米的浅水。6、追肥茭白是喜肥作物,大田移栽7-10天后,每亩要追施尿素10公斤或碳铵15公斤提苗肥。在大部分分蘖茭白进入孕茭期,要追施1次孕茭肥,茭白专用肥或配方肥30-40公斤。7、中耕除草第一次中耕在定根植株开始返青以后五到七天进行。第二次在第一次中耕除草后七到十天天,第3次是最后一次,就是在植株封行前进行。封行后因进田不便一般不再中耕。中耕时遇有杂草,要用手拔除,踩入泥中作肥料。也可用化学除草剂除草,于栽植后5-7天和15-17天使用两次。每亩用25%除草醚0.5公斤,拌入细沙或化肥后撒入田间。或用60%丁草胺乳油,每亩用75-100毫升对水喷雾,对茭白生长无影响。以上就是茭白的种植技术,茭白的食用部分是变态的肉质嫩茎,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想要种植茭白的农户,可以掌握好以上种植技术。

相关推荐
如何修剪也门铁,可剪除顶部的枝干使其萌发侧芽
打顶修剪:剪除掉植株顶部的枝干,适当修剪,有助于植株萌发侧芽。枝条修剪:及时修剪掉长势不良枝条和徒长枝条,有助于植株生长。短截修剪:可根据自己的审美修剪造型,适当短截,加强观赏价值
杨梅幼树怎么施肥,幼树怎么养护
给杨梅幼树施肥的时候可用四种方法进行。一是盘状施肥法,以主干为中心,将土壤呈圆盘状扒开放入肥料,再覆土。二是用环沟施肥法,沿着树冠外围开沟施肥。三是用穴施施肥法,挖穴施加肥料,注意
巢虫清木片哪个牌子好?
巢虫清木片是专门为巢虫研发的诱食片,能把藏匿在巢脾中的巢虫吸引出来并吸引巢虫啃食,巢虫啃食后会出现消化不良、行动迟缓等反应,最终将被工蜂杀死并清理出蜂巢,比较著名的品牌有藏典堂、宸
双王群工蜂互通还是隔开好?
蜂王是唯一具备完全繁殖能力的雌蜂,主要作用是产卵繁殖新蜂并能分泌“蜂王信息素”维持蜂群秩序,一般情况下蜂群有且只有一只蜂王,在养蜂生产中也可组建双王群,下面来看一看双王群工蜂互通还
蜂针疗法对人体的危害
蜂针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疗法的一种,使用蜂针疗法既能机械刺激人体经络和穴位,同时蜂针还能自动向人体皮肤内注入蜂毒液,临床上多用于风湿、类风湿、颈椎病等病症,下面一起来看一看蜂针疗法对
贡菜是不是莴笋?
贡菜是菊科、莴苣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别称苔干、响菜、苔菜等,清乾隆年间曾进贡朝廷,后年年进贡故而得名,2013年1月8日被国家质检总局确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下面来看一看贡菜是不是莴
油菜花蜂蜜是什么蜜?
油菜花蜂蜜是蜜蜂采集油菜花蜜酿制而成的,未结晶时呈质地粘稠且透明的特浅琥珀色,有油菜花特有的自然芳香味,味道甜润适口并略带有淡淡的微酸味,回味时有轻微的辣喉感和青草味,易结晶,结晶
多肉刚买回来怎么种,选择陶瓷盆种植为佳
准备花土:将底部具有排水孔的陶瓷盆作为养殖容器,再将砂质土、腐叶土或泥炭土混配成养殖用土,土壤中还需掺入有机植料和无机植料。上盆:在土壤中挖出浅坑,再栽入多肉,随即覆土压实,并浇透
蜜蜂怎么安全越冬?必须具备这几个条件,否则蜂群很难顺利越冬!
冬季是养蜂生产最为关键的时期,不但直接关系着蜂群能否顺利越冬,而且还影响着来年蜂群的复壮工作,实际上很多人养蜂失败都是越冬时出了问题,但如何确保蜂群顺利越冬是个技术问题,有兴趣的小
牛角蜂的天敌是谁?
牛角蜂是民间对一类大型胡蜂的俗称,别称大胡蜂、大马蜂、大黄蜂等,因头上的触角很大酷似牛角而得名“牛角蜂”,又因传说腹部有三根带毒的螯针而得名“三眼针”,下面来看一看牛角蜂的天敌是谁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