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菌种植技术

来源:万搏亚洲 作者:原野 时间:2024-03-18 17:16:11

鹿茸菌:又名猴葵、鹿角菜,属担子菌纲齿菌科黄丛枝珊瑚菌种,以其色黄、形似鹿茸而得名,是伏牛山地区独有的名优土特产,主要产地为河南的“西峡”县。鹿茸菌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具有多种保健功效。在工厂化栽培中,鹿茸菇的菌丝比其他成熟品种生长缓慢,活性相对较弱,因此其培养初期和促生时期的管理尤为关键。

鹿茸菌种植技术

一、原料配比

原材料:

主要包含木屑、麸皮、米糠、玉米芯、棉籽壳、大豆皮、豆渣、秸秆和豆粕等。

几个主要原材料的质量要求:

(1)木屑:选择杨树木屑,不能混有其他树种,无树皮,碎屑粒度约3毫米,不得超过5毫米。使用前要无任何腐臭或发霉味道。

(2)米糠:颜色应淡黄,捏成团不发热、不结块也无霉变,入口容易溶解,不含杂质。糖分约为12-15%,尝起来微甜。

(3)玉米芯:以白色为主,大粒不超过5%(8毫米筛选),无发热、结块或霉变现象。

(4)棉籽壳:不发热、不结块、无霉变,棉絮与棉壳比例1:1,含水量不超过15%。

配方:

(1)木屑30%、玉米芯25%、棉籽壳7%、麸皮25%、米糠3%、大豆皮5%、增产剂5% 、过磷酸钙0.5%。

(2)木屑35%、玉米芯20%、麸皮15%、米糠18%、甜菜渣5%、大豆皮5%、腐殖酸0.5%、贝壳粉2%。

鹿茸菌种植技术

二、配料与装袋

配料过程:

原料混合搅拌,先干燥搅拌20至30分钟,再加入水湿搅1小时。使材料湿度控制在67%-69%,Ph值调至7左右(确保灭菌后的Ph值在6以上)。

装袋标准:

以距袋口向下5毫米处为高度指南,使用折径为17cm的聚乙烯塑料袋,每袋装干料0.9斤。

三、灭菌与出炉

高压蒸汽灭菌:

灭菌流程是升温至100℃维持60分钟,115℃保温20分钟,至122℃保温70分钟,压力维持在0.013兆帕。

出柜注意:

灭菌结束后,在出柜前需对通道及冷却室全面消毒。等柜内压力降至零后打开柜门。出柜应保证柜内温度高于80℃。在出柜后1至1.5小时内,对冷却室进行再次消毒。

鹿茸菌种植技术

四、接种与菌种

菌种准备:

(1)试管种先进行一次试管转移。

(2)摇瓶为水1000毫升、豆粕粉3.3克、白糖20克、硫酸镁0.67克、磷酸二氢钾0.67克。

(3)发酵罐为500升容量,放入酵母菌膏1.5kg、玉米粉1.5kg、豆粕1.5kg、麦芽糖5kg、硫酸镁250g、磷酸二氢钾500g。

接种操作:

(1)每个培养袋接种35-40毫升菌种。根据发酵罐内菌种浓度来确定接种量,浓度稀时可适当增加。

(2)确保接种时培养袋内温度与发酵罐内菌种温度接近,避免因温差影响菌丝恢复。

五、培养菌丝50-60

转入培养室前准备:

(1)当天对空房间消毒(提前2小时)。

(2)提前把房间温度调到23-25℃。

(3)转入后,若房间温度不够则不加温,防止杂菌生长。

(4)培养期间除必要消毒外,保持室内干爽。

(5)培养第5天时对房间进行消毒,防止杂菌增多,因菌丝此时已经开始发展。

菌丝培养:

24小时菌丝恢复,48小时80%以上封面,72小时完全封面。

(1)温度维持在23℃,袋肩不超过25℃。

(2)1-5天,自然通风,后5天通风适度,二氧化碳低于3000ppm。

(3)湿度管理以自然为主,地面可适度洒水调节。

发热期管理:

(1)袋肩温度不超过25℃。

(2)使用翻堆和风扇循环等方式防止局部过热。

(3)湿度保持70%-80%,人工补湿时机要精准。

(4)二氧化碳保持2000ppm以下。

成熟期:

菌丝满袋后继续培养10天左右。

(1)温度不超过25℃。

(2)湿度保持80%-90%。

(3)二氧化碳保持2000ppm以下。

注意:培养期内二氧化碳控制在1500ppm,湿度不低于60%,保证菌品质,以期出好菇。

六、搅拌菌

1. 移除表层1cm老化菌丝,这部分可是养菌过程中最易失水的。

2. 清洗菌面但不补水,目的是防止污染。

3. 搅拌后进入出菇室,进行湿度、风扇和温度等设备的调节。

七、出菇管理

菌丝化及出芽阶段:

(1)温度:初始4天设置16-18℃,后续逐日降低0.5-1℃。

(2)湿度:首4天保持饱和,后续保持95-100%。

(3)通风:开始6天二氧化碳维持2000ppm以下,后续减至1000ppm左右。

(4)光照:开始3-4天光照6小时,强度500-800lux,继而增强至10000lux。

控制阶段:

(1)温度:13-14天室温保持17℃以下,15天调至17-18℃。

(2)湿度:维持在98%左右,15天达到饱和。

(3)通风:二氧化碳保持2000ppm以下。

(4)光照:每两小时照光5分钟,强度30-150lux,15天不照光

出菇阶段:

(1)温度:保持在17℃左右。

(2)湿度:保持在95-98%。

(3)通风:二氧化碳约2500ppm。

(4)光照:每两小时照光5-10分钟,光强约200lux。

采收阶段:

根据出菇情况调节环境因子,采收前两天停止补湿以防滞菇。

相关推荐
黄腰虎头蜂有毒吗?
黄腰虎头蜂是最常见的大型胡蜂之一,学名黄腰胡蜂,别称大褐胡蜂、牛角蜂、地雷蜂等,全国各地普遍都有分布,尤以低、中海拔山区最常见,多筑巢于树丛或住家屋檐下,下面来看一看黄腰虎头蜂有没
意蜂最科学的春繁技术
春繁是意蜂养殖时最重要且最核心的工作,事实上只有搞好春繁全年的养蜂效益才有保证,但对新手而言要搞好春繁也不是件简单的事情,除了技术之外还要对当地的气候能了如指掌,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
只有一只蜂王能分蜂吗?
分蜂是蜜蜂种群扩大的主要方式,发生分蜂时蜂群一分为二且原蜂王离巢,而且分蜂时蜂群中一般有一只蜂王和至少一个成熟王台,等王台中新蜂王即将出台时蜂群发生自然分蜂,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
蜂王会得病吗?
蜜蜂是典型的社会性昆虫,蜂群由蜂王、工蜂、雄蜂三种蜂型组成,其中蜂王是唯一能正常繁殖的雌性蜜蜂,几乎所有个体都是蜂王的后代,对延续蜂群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一起来看一看蜂王会不会
冬天中蜂为什么很多死在蜂箱里?
冬天中蜂很多死在蜂箱里面主要有三个原因,其一是饲料不足时中蜂极易被冷死或饿死在蜂箱中,其二是蜂箱保温不当时会明显缩短越冬蜂的寿命,其三是病虫危害严重时往往会引起中蜂大量死亡。
马蜂在窗户角筑巢怎么办?
马蜂是胡蜂科上万种昆虫的统称,蜂群生活在纸浆状材质筑成的蜂巢中,在遇到不友善的惊扰时便会群起而攻之,轻者被蛰处将疼痛、红肿、瘙痒,严重时可引起急性肾衰竭甚至死亡,下面一起来看一看马
榴莲苗的最低耐寒温度,可忍耐5℃的低温
榴莲苗的最低耐寒温度为5℃,但只有在终年高温的气候中才能生长结实。榴莲属于热带地区水果,原产地分布在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地区,种植时应选择肥沃且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在榴莲的生
草莓是什么植物?
草莓是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称风梨草莓、地果、地莓等,原产于南美洲,现全国各地普遍都有栽培,果实可食用,被素有“水果皇后”的美誉,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下面来看一
槐树是什么植物?
槐树是豆科、槐属落叶乔木,别称国槐、豆槐、洋槐等,原产于中国,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常栽培作庭荫树、行道树、绿化树,也是黄河流域、淮河流域、长江流域等地重要的蜜源植物,下面来看一看槐
三七粉蜂蜜面膜的功效及简单做法
三七粉蜂蜜面膜是用三七粉和蜂蜜搭配而成的DIY面膜,其中三七粉能改善肌肤微循环并能淡化细胞黑色素,而蜂蜜能营养肌肤并能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二者搭配制成面膜更是有极为显著的美容功效,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