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苗价格多少钱一棵?

来源:万搏亚洲 作者:黔子夜 时间:2022-10-11 11:39:18
荔枝是著名的南国果品,别称丹荔、丽枝、离枝等,与香蕉、菠萝、龙眼并称“南国四大果品”,主产于华南、华东及西南等地,尤以广东栽培最多,其次是福建和广西,下面来看一看荔枝苗价格多少钱一棵吧!

荔枝

一、物种论述

荔枝是“南国四大果品”之一,别称丹荔、丽枝、离枝等,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无患子目、无患子科、荔枝属常绿乔木,主产于华南、华东及西南等地,栽培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年前的汉代,更因“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而家喻户晓。

荔枝

二、参考价格

荔枝苗的价格一般在2~20元一棵,具体价格因品种、规格、市场等不同而不同,例如株高30厘米、胸径0.5厘米的“妃子笑”荔枝小苗一般在2~3元一棵,株高40厘米、胸径0.8厘米的“桂花香”荔枝小苗一般在10~15元一棵,株高40厘米、胸径0.8厘米的“富红兴”荔枝小苗一般在15~20元一棵。

荔枝

三、生长习性

1、温度:荔枝喜高温,不耐严寒,生长适温23~29℃,温度低于-4℃时植株受冻害。

2、水分:荔枝喜高湿,不耐旱,怕积水,年降水量1200毫米且分布均匀时生长良好。

3、土壤:荔枝喜肥沃,以深厚、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和红壤土为宜,最适pH5.5~6.5。

4、光照:荔枝喜阳光,光照充足时植株生长健壮,长期在荫庇环境下植株生长不良。

荔枝

四、代表品种

1、三月红:三月红是最早熟品种,因农历3月下旬成熟而得名,果实流心脏形,皮厚、淡红色,肉黄白色,核大,主产于广东、广西等地。

2、圆枝:圆枝是常见的荔枝品种,5月下旬至6月上旬成熟,果实短卵圆形或歪心形,龟裂片略平宽,果肉软滑多汁,主产于珠江三角洲。

3、淮枝:淮枝是常见的荔枝品种,7月上旬成熟,果实球形或近球形,龟裂片大,皮厚韧、深红色,果肉乳白色,核大而长,主产于广东。

4、挂绿:挂绿是广东荔枝的名种之一,6月下旬至7月上旬成熟,果实大,果核小,皮暗红带绿色,龟裂片平,肉厚爽脆,主产于广东增城。

5、妃子笑:妃子笑是常见的荔枝品种,5月下旬至6月中旬成熟,果实大,果核小,皮青红色,果肉乳白色,主产于广东、四川、台湾等地。

6、糯米糍:糯米糍是名贵荔枝品种,7月上旬成熟,果实心脏形或近圆形,皮鲜红色,龟裂片大而狭长,果肉厚实,果核小,主产于广东。

相关推荐
蜜蜂属于冬眠动物吗?
蜜蜂属于冬眠动物,但蜜蜂冬眠的方式和其他动物略有不同,其一是蜜蜂冬眠期会在蜂巢中结成蜂团,其二是蜜蜂冬眠期靠吃蜜产热维持温度,等翌年气温升高时蜜蜂出眠并恢复生产。
蜂巢蜜打开后怎么保存?
蜂巢蜜是连巢带蜜一起食用的蜜脾,与普通蜂蜜相比营养物质更全面且活性物质含量更丰富,主要成分是蜂蜜和蜂蜡,尚含少量的蜂花粉、蜂王浆、蜂胶、蜂茧衣等几乎所有的蜂产品,下面来看一看蜂巢蜜
蜂蜜起泡沫是什么原因?
蜂蜜是蜜蜂采集植物花蜜酿制成的,自古便是备受人们青睐的纯天然营养食品,但蜂蜜存放一段时间后表层往往有些泡沫,其中尤以新蜜或夏季高温天气最为明显,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蜂蜜起泡沫是什
结香是什么植物?
结香是瑞香科、结香属灌木,别称打结花、黄瑞香、三桠皮等,广泛分布于河南、陕西及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可供观花或观叶栽培,花、树皮、枝干、根均可入药,下面来看一看结香是什么植物吧!
香蕉蜂蜜面膜怎么做?实际上非常简单,但敷面次数不宜过于频繁!
香蕉蜂蜜面膜是用蜂蜜和香精为原料做成的DIY面膜,其中蜂蜜中富含的天然营养物质能促使肌肤新陈代谢,而香蕉中富含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等则能改善肌肤细胞微循环,下面小编就简单的科普一下香蕉
山薄荷是什么植物?
山薄荷是唇形科、青兰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学名香青兰,别称摩眼子、枝子花、炒面花等,全草可供药用,也可作香料作物用于糖果、化妆品等,还可栽培观赏,下面来看一看山薄荷是什么植物吧!
绿牡丹是什么植物?
绿牡丹是毛茛科、芍药属落叶灌木,别称绿香球、富贵花、牡丹花等,因花朵绽口时呈浅绿色、盛开时呈粉绿色而得名,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园艺价值和经济价值,下面来看一看绿牡丹是什么植物吧!
椴树蜜的作用与功效及禁忌人群
椴树蜜是蜜蜂采集椴树花蜜酿制而成的,因口感甜润且极富营养价值而备受人们的青睐,产地主要集中在东北完达山脉、长白山脉等地,并与南方的荔枝蜜合称“南北系两大名蜜”,下面一起来看一看椴树
荆条蜜是几等蜂蜜?
蜂蜜因蜜源不同可划分成三个等级,其中白色和特浅琥珀色的蜂蜜多数是一等蜜,浅琥珀色和浅黄色的蜂蜜多属二等蜜,而琥珀色和深黄色的蜂蜜多属三等蜜,因此多呈浅琥珀色的荆条蜜是一等蜜,与其同
枣花蜜是性温还是性寒?
枣花蜜从食物性质上看属于偏温性的食物,经常食用有生津止渴、养血补血、补脾益肝等功效,尤其适合气血不足、脾胃虚寒、怕冷怕风等人群食用,但咽燥口干、肠燥便秘等热症人群则要少喝或不喝。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