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收的中蜂没有蜂王怎么办?

来源:万搏亚洲 作者:黔子夜 时间:2018-08-22 22:12:27
蜂王是蜂群中的主要繁殖者,蜂群若长时间没有蜂王补充新蜂则很快便会逐渐灭亡,但在收捕野生蜂群时常常会遇到没有蜂王的情况,此时很多养蜂人尤其是新手便会不知所措,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刚收的中蜂没有蜂王怎么办吧!

中蜂

一、介入蜂王

蜂群没有蜂王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介入一只新蜂王,但在介王时一定要小心,因为此时蜂群的秩序极为混乱,稍有不慎便可能导致工蜂围王,目前比较流行的方法有两个,其一是将蜂王用蜜汁浸一些,同时在蜂群中也喷洒些蜜汁,然后将蜂王放在蜂团附近让其自行爬进蜂团中,其二是用囚王笼将蜂王暂时关起来放在蜂团附近,然后将蜜汁喷洒在囚王笼附近,等蜂群接受蜂王后再将蜂王释放出来。

中蜂

二、介入王台

王台是蜜蜂培育新蜂王的特殊巢房,因此当蜂群没有蜂王时也可以为其介入一个成熟王台,什么是成熟王台呢?简单来说就是已经封盖5天以上的王台,这种王台的颜色比较深且里面的蜂王幼虫发育已经基本趋于成熟,给蜂群介入王台比介入蜂王要简单一些,但也要注意提防工蜂破坏王台的情况,成功介入王台后蜂群的秩序会逐渐恢复,等新蜂王羽化成蜂且外出与雄蜂交尾后蜂群便可完全恢复到正常状态。

中蜂

三、急造王台

前面的两种方法要么需要有蜂王,要么需要有王台,假如既没有蜂王也没有王台是不是蜂群就没办法补救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在此还有最后一招补救方法,原理是造成工蜂与蜂王明显差异的原因仅仅是幼虫期食物不同,若工蜂幼虫能一直食用蜂王浆便可发育成为蜂王,因此可以给无王群补充一些卵虫脾并做好补饲工作,过1~2天无王群便会“急造王台”来培育新蜂王,之后蜂群的管理与介入王台一样。

中蜂

四、并入他群

若以上几个条件都不满足或蜂场没有新蜂群的需求时,可以将无王群合并到其他弱群中以增强该弱群的群势,但在并群时一定要小心提防两群蜂打架的情况,在养蜂生产中比较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给两群蜂都喷洒一些蜜汁后直接将蜂群合并在一起,另外一种方法是暂时先用报纸等将蜂箱隔开,接着将无王群放在蜂箱的一边,然后在两边都洒写蜜汁,大约半天左右蜂群会自己将报纸咬破合并在一起。

总结:蜂王虽然是蜂群最核心的成员,但实际上蜜蜂有自己独特的办法来延续种群,养蜂人需要做的便是为无王群提供延续蜂群的基本条件,有时候几个受精卵或几只工蜂小幼虫都可能成为星星之火。

相关推荐
蜂蜜柠檬茶怎么做才正确?
蜂蜜柠檬茶是用蜂蜜和柠檬制成的茶饮,其中柠檬中富含的有机酸及维生素等能美容养颜,而蜂蜜中富含的单糖及活性酶能润肠通便,两者搭配后在排毒养颜和减肥瘦身方面尤为显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
蜂蜡多少钱一斤才正宗?
正宗蜂蜡的价格一般20~30元左右一斤,事实上小型养蜂场很少刻意生产蜂蜡或只生产少量蜂蜡以备不时之需,原因是蜂蜡的价格廉价且一般也很少用到,另外蜂蜡提纯程度不同价格也不同,例如高度
花生是什么植物?
花生是豆科、落花生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学名落花生,别称地豆、长生果、唐人豆等,原产于南美洲,种子可供食用,也可榨油或加工成副食品,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下面来看一看花生是什么
蜜蜂马氏管变形虫病(阿米巴病)
蜜蜂马氏管变形虫病是马氏管变形虫引起的成蜂病害,在欧洲、美洲、新西兰、中国等地均有发生,主要发生于早春且多与蜜蜂孢子虫病并发,主要表现是蜂群发展缓慢、群势逐渐减弱,但蜂箱内和蜂箱周
什么蜂蜜止咳效果最好?
洋槐蜜是蜜蜂采集刺槐花蜜酿制而成的,具有清热补中、解毒润燥、抗菌消炎等功效。枇杷蜜是蜜蜂采集枇杷花蜜酿制而成的,具有清肺泄热、化痰止咳、补中益气等功效。黄连蜜是蜜蜂采集黄连花蜜酿制
哪些人不适合喝枣花蜜?
枣花蜜一般人群均可食用,但有些人吃枣花蜜对健康反而不利,其一是糖尿病吃枣花蜜可能加重病情,其二是高血糖吃枣花蜜易使血糖更高,其三是痛风吃枣花蜜对病情可能不利,其四是肝硬化吃枣花蜜易
为什么蜂箱口很多死蜂?
蜂群有清理蜂箱内部杂物的能力,正常情况下在蜂箱内死亡的蜜蜂会被工蜂清理出巢,因此在蜂箱中虽然有死蜂但数量一般不多,然而有些时候也会发现蜂箱口有大量死蜂,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为什么
狗尾巴草的花语及象征意义
狗尾巴草是禾本科、狗尾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学名狗尾草,别称阿罗汉草、稗子草、毛毛草等,我国南北各地普遍都有分布,常生于海拔4000米以下的荒野、田间、道旁,下面来看一看狗尾巴草的花
中蜂春繁时如何加脾?
中蜂第一次加脾对蜂群至关重要,加早了起不到繁蜂效果,加晚了又限制了蜂群的发展,只有恰到好处才能使蜂群健康发展,如果不能做到适时加脾那么就宁晚勿早,否则反而会导致中蜂早衰,下面我们就
为什么医生不建议使用蜂王浆?
蜂王浆是蜂王终身的食物并因此而得名,别称蜂皇浆、蜂皇乳、蜂王乳等,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尚含丰富的核酸、维生素、脂肪酸、固醇类化合物、矿物质等,下面来看一看为什么医生不建议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