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竹生根后的换水间隔期,每个月换水两次

来源:万搏亚洲 作者:秋叶 时间:2023-09-28 18:01:10

如果是尚未生根的富贵竹,一般每2天更换一次新水,确保水质干净。

如果是已经生根的富贵竹,每隔15天更换一次新水即可,同时可往容器中蓄水,但水量不宜超过花瓶三分之二。

注意事项:结合换水,剪去发黄叶片以及发黑、腐烂的根系部分。

富贵竹生根后的换水间隔期,每个月换水两次

一、富贵竹生根后的换水间隔期

1、刚买回家的富贵竹需要两天换一次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水里没有细菌,不会导致水变色,如果不经常换水就会导致生根非常缓慢,让它的叶子变得发黄。

2、对于已经长出根须的富贵竹,不需要经常为它换水,大概每个月换两次水就可以了,如果你感觉夏季的时候富贵足水分散发的比较快,可以往它的容器里蓄水。蓄水的过程中,水量一定不要超过花瓶的三分之二,水过多容易让它的枝干得不到呼吸,最后它的根部就容易发生腐烂。

3、换水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它的发黄叶片和已发黑腐烂的根部进行处理,避免情况进一步恶化。

富贵竹生根后的换水间隔期,每个月换水两次

二、富贵竹的施肥方法

1、水培

(1)通常以三个星期施加一点营养液。例如营养液可在花卉市场上购买,注意不能施化肥。

(2)当富贵竹生长态势不是非常好的话,可少施一点化肥。另外2-3个月可施加一次复合肥。还有在平常换水过程中,施一点磷酸二氢钾,这样促进生长态势,使其枝叶青翠。

(3)生根后,可马上施加一些营养液或者氮磷钾复合肥,促进富贵竹枝干生长的更加粗壮。不过注意的是一次不能施加太多,否则就会导致根系出现烧根现象。

富贵竹生根后的换水间隔期,每个月换水两次

2、土培

(1)对于富贵竹土培施肥,一定要做到薄肥勤施原则。在植株生长期间,一般以氮肥为主。

(2)另外还要喷施叶面肥,促进枝叶与根系生长。注意不能施加农肥和生肥。

(3)富贵竹对于肥料需求比较大,所以在春夏秋三季,可以每半月施加一次复合肥。冬季的时候,就要停止施肥。当繁殖生根后没课施加一点复合化肥。

富贵竹生根后的换水间隔期,每个月换水两次

(4)在种植富贵竹和换盆过程中,一定要施足基肥,例如使用富含微量元素的肥料。

(5)换盆一般每两年进行一次,注意肥料不能太高,否则就会导致烧伤根系。

相关推荐
富贵竹怎么养才能更旺盛?
富贵竹是著名的观赏植物,别称万寿竹、开运竹、富贵塔等,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天门冬科、龙血树属多年生常绿小乔木,全国各地普遍都有栽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园艺价值,下面来看一看富贵竹怎
富贵竹怎么水养才旺盛?
富贵竹是著名的观赏植物,别称万寿竹、开运竹、富贵塔等,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天门冬科、龙血树属多年生常绿小乔木,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既可土养,也可水培,下面来看一看富贵竹怎么水养才旺盛
富贵竹叶子发黄怎么救?
富贵竹是著名的观赏植物,别称万寿竹、开运竹、富贵塔等,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天门冬科、龙血树属多年生常绿小乔木,全国各地普遍都有栽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园艺价值,下面来看一看富贵竹叶
富贵竹是什么植物?
富贵竹是天门冬科、龙血树属多年生常绿小乔木,别称万寿竹、开运竹、富贵塔等,原产于加利群岛及非洲和亚洲的热带地区,20世纪80年代后期大量引入我国,现全国各地普遍都有栽培,下面来看一
富贵竹能净化空气除甲醛吗,吸收的量和效果不是非常明显
富贵竹可以净化空气除甲醛,但效果不佳。富贵竹白天会进行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氧气,从而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富贵竹还能吸收甲醛,但效果不明显,而且吸收后容易导致叶片发黄。
富贵竹的养殖方法,要选择瘦长的花盆
土壤容器:选择瘦长花盆,盆土选择腐殖土、河沙按2:1的比例配制。温度:生长适温20-30℃,冬季温度不宜低于5℃。浇水:春秋两季每7天浇水一次,冬季每20天浇水一次,夏季每2-3天
富贵竹养几根最好,一根或四根代表招财
富贵竹养1根或4根最好。家庭栽培富贵竹可采用水培的方式,结合富贵竹的风水意义,养殖1根或4根可招来财运。水是生命之源,而富贵竹又是非常吉利的植物,采用水培方式既能促进它生长,又能转
富贵竹怎么换水,每隔3-10天换水一次
水分要求:雨水、池塘水等水质适合用来浇施富贵竹,自来水要暴晒1-2天才能使用。换水方式:每隔3-10天换1次,换水前将富贵竹从花盆中拖出,剪除腐烂的根系后再置于半阴通风处。之后倒掉
富贵竹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富贵竹是著名的观赏植物,别称万寿竹、开运竹、富贵塔等,原产于加利群岛及非洲和亚洲的热带地区,20世纪80年代后期大量引入我国,现全国各地普遍都有栽培,下面来看一看富贵竹的养殖方法和
富贵竹的根烂了怎么办,需立即将腐烂的根部全部剪掉
从盆土中取出富贵竹,再剪除所有的烂根,然后涂抹生根液,晾干后重新上盆,经过一段时间即可让它重获生机。浇水过多会导致富贵竹出现黄叶、烂根的情况,所以养殖期间要合理控制水分的供应。
热点阅读